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的理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得到了不断的推进和发展,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运用"BIM+智慧工地"模式提升自身竞争力。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用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旨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
从概念上来看智慧工地偏向施工过程管理,而BIM偏向全生命周期管理,那么BIM+智慧工地如何落地实施呢?
施工模拟
施工工艺模拟,让施工工艺更顺畅。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在施工管理中可以充运用其可视化和模拟性的特点,模拟出施工艺,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充分的了解施工工艺,避免因为工艺不达标而造成工程损失。
施工节点分析,让施工过程更安全。对复杂节点进行BIM建模,通过模型对复杂节点进行分析。比如复杂的钢筋节点,在模型建立后,找到钢筋的碰撞点,对钢筋的布置进行优化;也可以模拟模板支撑体系的受力状况,以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安全。
施工进度管理,让智慧工地管理更落地。在施工管理中,还可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和优化性特点,制定整个工程施工计划,然后结合智慧工地中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视频监控、混合料生产监控、设备管理、环境监测、能耗监测七大维度,实时接入BIM模型,形成数据的正向反馈,实现对劳务人员、大型机械、施工车辆等对象信息、行为、成果的智慧管理。
造价算量
基于BIM的造价算量,提升智慧工地资源分配效率。在工程建设中,造价算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在工程建造前期需要造价算量对工程的投资和资源使用做预算,可在BIM模型创建完成后,通过对模型的解读,分析出各施工流水段各材料的工程量,如混凝土的工程量等数据对预算有初步把控。在施工过程中,可运用BIM技术将各个阶段的预算和材料进行分解,按计划进行资金分配,减少资源浪费;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在BIM模型中实时更新其真实用量数据,在施工完成后可复盘和指导下次施工工作。
质量验评
质量管理一直是工程管理的重头戏,但是BIM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近10年时间,大部分还是以建模为主,没有真正的深入工程管理业务。目前国内基于BIM的质量验评运用得比较好的是希盟泰克为鄂州花湖机场做的质量验收评定系统,他将BIM技术和智慧工地完美融合,做到实人、实地 、实测,将施工质量与BIM结合,施工质量实时反馈在BIM模型中,最终以0返工的成绩完成工程管理。
BIM+智慧工地是一张大网,将工程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维度都囊括其中,可实现全程信息化、智能化,为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返工和浪费,实现“绿色、智能、精益和集约”的精细化管理,BIM+智慧工地必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